两岸|Observe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期待更上一层楼

2017年,两岸经济关系受到两岸关系冷对抗、蔡英文当局在岛内顽固推动“去中国化”等多重挑战。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停摆的情势下,市场和民间力量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关系继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两岸经济关系注入了新的动能。展望2018,两岸经济关系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2017年,蔡英文当局刻意回避岛内各界对深化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要求,在经济领域全面推进渐进式台独政策,力推 “5+2”新兴产业,并投入大量资源实施新南向政策,企图增强其经济自主性,降低对大陆依赖。这都对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两岸应互信合作(来源《经济日报》许滔 画)

两岸应互信合作(来源《经济日报》许滔 画)

但由于大陆新经济快速发展,在贸易领域,2017年两岸的贸易总额同比增幅突破两位数,且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两岸贸易金额提升明显。据大陆海关统计,1-11月,两岸贸易额为1793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7%,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394.1亿美元,同比增长8.1%;自台湾进口为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台海关统计显示,前11月两岸贸易总额(含香港)为1643.6亿美元,其中台对大陆出口为11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进口为46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年内,大陆仍保持台湾第1大贸易伙伴地位,台湾地区仍为大陆第7大贸易伙伴和第6大进口来源地。

 

二是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继续提升。据台统计,在半导体、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带动下,今年1-11月,台对外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3.1%,对美国、欧洲、日本、东盟出口分别增长10.1%、10.3%、6.0%和14.5%,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增速更快,高达15.9%,将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推高至40.8%。同时,台湾对大陆进口依存度也不断提升,大陆继续成为台湾最大进口来源地。据台方统计,前11月,台湾进口同比增长12.6%,其中自大陆进口增长13.1%,占比升至19.9%,保持第一大进口地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3年6月21日下午,两岸两会领导人正式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2013年6月21日下午,两岸两会领导人正式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在投资领域,2017年两岸的相互投资继续深化发展。

一是互相投资金额持续增加。首先是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方面,据大陆商务部统计,1-9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651个,同比下降2.4%;实际使用台资38.3亿美元(含通过英属维尔京、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等自由港的第三地转投资),同比上升37.0%。当前,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岛外投资目的地。其次,大陆对台投资金额增多、项目减少。据台投审会统计,2017年1-11月核准陆资赴台投资件数为129件,同比减少8.5%,但同期投资金额有所增加,为2.58亿美元,增长12.5%。

 

二是台商投资继续向“一带一路”热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据台投审会统计,江苏省仍位居大陆台商投资首位,于1991-2017年11月共吸引台资530.6亿美元,超过广东317.4亿美元、上海255.8亿美元。同时,受惠于大陆“一带一路”建设以及给与台胞同等待遇等利好政策影响, 浙江、福建、四川吸引台资速度加快,增速分别为117%、47.35%、225%。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6年12月6日下午,由新华网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工商时报》共同举办的“两岸新经济论坛”在京举行。

2016年12月6日下午,由新华网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工商时报》共同举办的“两岸新经济论坛”在京举行。

两岸关系冷对抗对两岸人员往来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大陆赴台人次逐年下降,2016年相比2015年下降16.07%,2017年1-11月同比继续减少24.51%,当前约为248.5万人次,大陆虽仍为台湾第一大客源地,但占比已降至25.8%。 台湾民众赴大陆增速亦放缓。据台方统计,前11月台湾民众赴大陆游客人数为362.9万人次,同比增长6.72%,增幅下降1.3个百分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2017年11月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1。

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2017年11月6日在江苏南京举行

但由于如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等两岸民间重大交流合作平台继续举办,两岸民间经贸往来得以进一步加强,吸引了众多台湾知名企业积极参加,并达成多项共识和合作成果。同时福建、广西、四川等“一带一路”热点地区积极为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各种机会,共享发展红利。此外,台青赴大陆发展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据台湾《联合报》最新调查显示,有40%的受访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较2016年大幅增加九个百分点,其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赴大陆意愿由去年的30%增长为53%,创下历年新高。

 

展望2018年,受到全球需求回温与原材料价格稳步回升的影响,全球经济得以同步扩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近期的预测展望报告中,持续上调2017年与2018年全球经济成长与贸易预测。全球经济的复苏会为未来两岸间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带来帮助。虽然两岸经济合作也将会面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两岸关系格局演变深化等一系列挑战,但随着大陆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化推进,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深化提供更强大、更持续的动力。在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大陆进一步加强了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的实力和信心,两岸的经济社会关系也必将朝着融合发展的方向奋勇前进。(作者系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陈锦涵  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2018:中国经济的信心和条件

2018-01-23

2018:中国经济的信心和条件

 

岁末年初,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走势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GDP实际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从物价看,全年CPI上涨1.6%,好于预期。从国际收支看,国家外汇储备年末近31400亿美元。

 

如何看待2018年我国经济的发展?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经济积极变化促成高含金量的6.9%

 

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2万亿元,增长6.9%,CPI温和上涨1.6%,进出口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这一系列数据释放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

 

“评价6.9%,不仅要看到增速回升、出现了双向波动,最关键是要看到,增速背后的质量、效益和结构相比以往都有了明显提升和改善。”严鹏程说。他表示,我国经济的积极变化促成了2017年高含金量的6.9%——我国结构调整效应持续显现,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长,2017年分别为11.3%和13.4%;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共享经济、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基因检测等新业态走在世界前列;部分地区正在稳步走出结构调整阵痛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引领……

 

“我们主动把握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外部机遇,进出口由前两年的负增长转为2017年的两位数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严鹏程说。

 

同时,从更深层面来看,我国着眼构建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保护,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健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正在持续释放——这为2018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望今后的发展,严鹏程认为,2018年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是有条件有信心的,“当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有待解决,宏观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点工作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增速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自2011年以来增速的首次回升,工业产能利用率达77%,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实际上,这些亮眼成绩的取得,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息息相关。严鹏程指出,我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振兴实体经济,狠抓“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顶住结构转型的阵痛,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有效促进了供求关系改善和供给结构优化。

 

“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煤炭行业1.5亿吨以上、钢铁行业5000万吨左右、煤电行业5000万千瓦的年度目标任务,均已超额完成,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验收核查的收尾工作。”严鹏程说。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18年,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一项重点工作。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经济活力得到增强,产业格局得到优化。

 

对此,严鹏程表示,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散、乱、弱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持续增加煤炭优质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全国煤矿数量已从2015年的1.08万处减少到2017年的7000处左右。”严鹏程说,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将使得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有利于缓解煤电矛盾,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助于煤炭行业化解低端无效产能,增加有效供给。

 

让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全员人口

 

如今,无人驾驶、辅助驾驶等智能汽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

 

“我国智能汽车发展已经起步。”严鹏程特别提到,目前我国整车企业已有量产车型具有辅助驾驶功能,互联网企业不断发力自动驾驶操作系统,通信企业在车载通信系统和芯片等方面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取得了可喜进展。

 

国家发改委将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组建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形成发展合力,提出突破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实施方案,聚焦车载芯片、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等薄弱环节,统筹资金渠道,依托领军企业,大力推进关键技术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2018年,国家发改委除了推动智能汽车、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之外,还将组织实施“互联网+”、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

 

严鹏程提到,要重点支持“互联网+”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完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平台。

 

另外,今后国家发改委将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优化公共服务,让数字经济的红利惠及全员人口。(本报记者 刘坤 冯蕾)

展开全文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8中国经济走向

2017-12-28

未来几年,中国着眼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同时注重防范金融和国际风险。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历史节点。经历过建国初期的维护国家主权,以及上世纪70年代末期拉开帷幕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带领中国到本世纪20年代初基本完成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对于2018年中国经济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国内新经济方针

 

鉴于中国经济增速未来几年很可能维持在6.3%至6.8%的区间内,“小康社会”将成为现实。中国的经济体量庞大,目前正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变为“高质量增长”,这将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中国从出口和投资到消费和创新的再平衡很可能在2030年左右完成。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收入预计到2020年翻一番。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中国梦是基于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平等性的经济战略之上。

 

为实现社会公平进行投资,这意味着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更好的公共服务、振兴农村地区、加大对高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等等,以及积极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来打赢蓝天保卫战,吸引资本进入环境整治领域,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对环保工作的新强调,则意味着绿色制造和清洁能源领域的新科技,治理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发展绿色金融,减排和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

 

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寻求维持积极财政和中性货币政策立场不变。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最近中国股市出现小幅回调,但股市现状仍比2015年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将采取宏观审慎措施,积极防范管理金融市场风险。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会保持大体中性立场。目前,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仍然是4.35%。

 

由于财政政策适度收紧,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降低至不到2%,同时经济增长稳定,到今年年底经济增速可能在6.8%左右。

 

国际风险

 

除了经济和金融威胁,中国未来数月还将面临“美国优先”政策带来的压力。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在经济、安全和贸易政策上积极践行包容性多边主义,“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比预期要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空间估计可达4万亿至8万亿美元(约合26.3万亿至52.6万亿元人民币)。

 

依靠多边主义及新“大国外交”,中国的国际治国方略与国内经济政策形成互补。不过,中国必须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本文作者为咨询公司“Difference Group ”创始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丹•施泰因博克博士)

展开全文

台媒:两岸经济融合趋势明显,无需悲观

2017-12-25

尽管一连串政治事件冲击两岸关系,但近期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两岸经济融合趋势仍然非常明显,且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工商界对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前景,实无需悲观。反倒是蔡政府应充分体认两岸经济密不可分的事实,并主动积极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其中,通过民间团体,与陆方“一带一路”进行交流合作,显是无法回避的抉择。

 

今年上半年,李明哲被陆方关押、WHA(世界卫生大会)拒绝台湾参加、巴拿马与我断交等一连串政治事件,致使两岸关系非常紧绷。因而国内工商界普遍担忧两岸经贸受政治因素冲击,而损及他们一向非常倚重的大陆市场商机。

 

幸好,我政府近期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两岸经贸交流表现依然稳健。其中最大亮点,是今年前5个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金额合计,高达483.6亿美元,年增率为16%。此期间大陆不但稳居我方最大出口市场,且我方对其出口金额年增率,亦领先我对其他所有地区之出口金额增幅。

 

而此期间我自陆进口金额为198.81亿美元,年增率11.8%。此与上述对陆出口金额相抵,显示我方享有284.79亿美元对陆贸易顺差。这笔庞大顺差,成为今年台湾经济增长率“坐1望2”的重要支撑力量。

 

其次,今年前5个月台湾厂商赴陆投资,核准件数达214件,年增率120%;核准金额25.7亿美元,年减率24%,乃因去年同期核准台积电投资南京厂10亿美元大项目、大幅垫高基期所致。若非这个特殊因素,今年前5个月核准厂商赴陆投资金额,肯定是正增长。

 

至于陆资来台投资方面,今年前5个月核准件数55件,年减率17%;核准金额1.43亿美元,年减率6%。这样的减幅,在合理范围,因这期间两岸关系很差,加上蔡政府力挡“敏感陆资(如锁定台湾特定高科技产业者)”入台,难免冲击陆资入台投资意愿;惟我官方公布的实际核准陆资来台数量,年减率并不严重,亦比很多工商界人士原先预期为轻。换言之,陆资持续来台的势头仍在,并未逆转。

 

综合观之,这几个月以来,虽然两岸官方磨擦、冲突不断,但是两岸经济融合的趋势仍在持续前行。其背后原因,除了两岸双方厂商通过长久交流合作,构建了坚实的互补互利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陆官方始终坚持“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政策方针,不受两岸政局变动影响。

 

去年3月大陆全国人大与政协“两会”,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时,台湾已于1月办完总统及立委大选,民进党大获全胜,两岸关系前途不明,惟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两岸篇章,仍强调“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今年3月的两会,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则更深入地表明“要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若非此政策方针之支撑,则近几个月来在两岸关系恶化氛围下,陆方难保不会下令陆商减少采购台湾商品、停止赴台投资,而致两岸经贸急速冷却,并让台湾经济因此有窒息感;那也就不会有“台股指数上万点”了。所幸,两岸经贸冷却的坏事并没有发生。

 

反倒是,蔡政府上任以来,一直轻忽、淡化两岸经贸,而卯劲力推“新南向”及与美、日经济结合。蔡总统所发表过的两岸相关谈话,鲜少肯定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亦对陆方“一带一路”态度相当冷淡。

 

这样的政策路线,尽管没有遭到陆方的对台经贸制裁,但在国际潮流中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关键在于,原来和大陆作经贸战略对抗的美、日,最近都作了很大的“发夹弯”动作;两国不但都派团参加了5月中的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且,论坛过后不久,日本首相安倍、美国总统川普先后表态“愿意参与一带一路”。

 

迹象显示,一带一路正在变成一个全球竞逐的大市场,也是大陆市场的“进阶版”,如果台湾不去参与,则现在拥有的两岸经贸商机,也终将打折扣。

 

为此,蔡政府宜尽速通过民间团体,去和陆方的一带一路作交流合作,俾为两岸经贸注入新的生命力。相信陆方基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策方针,会尽可能地让台湾联结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只要蔡政府表现合作诚意,这事是可以期待的。

展开全文

在更高的平台上扩大两岸经济合作

2017-12-01

在更高的平台上扩大两岸经济合作

 

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近40年的历程看,大陆经济发展是两岸经济合作的引擎,而推进两岸经贸发展的主导力量一直在民间。(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大政策举措。其中,关于加强、深化、扩大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大陆方面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办实事的诚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合作建立在“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这样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使“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的承诺实实在在地落到了实处。

 

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近40年的历程看,大陆经济发展是两岸经济合作的引擎,而推进两岸经贸发展的主导力量一直在民间。因此,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进程中,无论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如何变化,两岸经济合作走向始终是在市场推动力和台湾经济需要之下向前的,两岸经济的合作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密切、深化。

 

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已有其自身特有的运行规律,积蓄了抵御风险的能量,尤其是两岸经济界经过近40年的磨合已有深刻互信,这将是推进两岸经贸关系再上层楼的最重要力量。随着大陆经济的核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两岸同胞能在同一平台、同一条件下创业就业,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深化、扩大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渠道、更好的前途。

 

大陆经济发展是两岸经济合作的基石。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历史转折时期,未来会全力落实包括“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人民币国际化等举措,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更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开辟了新的、无比巨大的合作空间。

 

相信两岸同胞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平台上的合作将持续推动两岸经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并通过合作创新、共创品牌、共拓市场,催生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中华优秀企业,也必将使台湾同胞率先分享到大陆发展的机遇。(作者:曹小衡,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

展开全文

柳英:十八大以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就综述

2017-11-17

柳英:十八大以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就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岸经济合作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大陆经济进入“新常态”、两岸经济合作传统动能下降、岛内社情民意发生深刻变化等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尤其是20165月,民进党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停摆,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困难进一步增大。但近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对台政策新理念新战略,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开创期进入巩固深化的新阶段,两岸经济合作得到扩大与深化。

 

一、两岸贸易投资稳步发展

 

十八大期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两岸贸易投资水平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对外与投资平均水平,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势头。两岸贸易方面,大陆仍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至20179月,两岸累计贸易额达9051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2037.5亿美元,大陆自台进口7013.4亿美元,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累计4975.9亿美元,201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1983.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两岸双向投资方面,大陆新批准对台投资项目数量逐年增长,累计达13465件,金额达90.2亿美元。大陆核准赴台投资(注1)项目327个,总金额20.72亿美元。自20096月台当局开放陆资入岛以来,截止20179月,据台湾方面统计,大陆对台投资件数累计1049件,金额18.6亿美元。从两岸贸易投资的构成来看,出现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特点:一是台商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带动中西部地区对台贸易增长。四川、河南、湖北等省份实际吸收台资金额快速增长,在投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对台进出口增速连续六年超过东部地区。二是台湾对大陆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台资批发及零售业、金融及保险业等积极在大陆展开布局。

 

柳英:十八大以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就综述

 

十八大期间两岸贸易投资统计表(专家供图)

 

二、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取得新进展

 

十八大期间正面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深水区以及岛内政党轮替的复杂形势,20165月民进党执政前,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第一,两岸两会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在内的5项协议。与此同时,两岸经合会就《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海峡两岸争端解决保护协议》进行多次商谈,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二,两岸产业合作持续推进。两岸产业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已经形成,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8个小组在重大项目合作和试点项目合作上取得积极进展;第三,两岸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20132月,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正式启动,两岸货币兑换业务制度性障碍消除,截止20173月,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已累计办理人民币清算业务115万笔,收付总金额15.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两岸跨境清算61万笔,金额0.9万亿元人民币;20141月,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启动人民币现钞调运及收付服务,在两岸建立了人民币现钞供应与回笼直接管道,降低了参加行的汇兑成本、汇率风险和现钞调运费用;台湾银行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人民币存款达到3000多亿元人民币,台湾已成为继香港后全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台湾人民币债券市场不断扩容,台湾宝岛债在2015年发行达311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第四,ECFA早期收获计划成效持续显现。据商务部统计(注2),截止2016年底,货物贸易方面,大陆对台累计减免关税约227.2亿人民币,台对大陆累计减免关税约3.9亿美元;服务贸易方面,共14家台湾会计师事务所申请获得“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580家台湾企业获准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核准引进30部台湾影片、5家台资银行经批准筹建、设立分行,7家台资银行获准扩大人民币经营业务,37家台资金融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QFII),获得投资额度共计105.6亿美元。据台湾方面统计(注3),截止20179月,大陆对台累计减免关税48.29亿美元,台对大陆累计减免关税4.44亿美元,台累计核发ECFA原产地证明书654207件,核发金额670.2亿美元。服务贸易早收方面,截止20179月,台核准13家银行在大陆设立分行,其中29家分行已开业;核准4家投信公司赴大陆参股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已营业,8家券商在大陆设立了14个办事处;核准12家保险业及3家保险经纪人公司赴大陆参股,其中7家保险公司、2家保险经纪人公司及2家保险代理人公司已获核准参股。ECFA服务业早收计划中陆资来台累计30098.3万美元,台湾赴大陆投资累计达84893万美元。

 

三、大陆持续展现维护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诚意

 

过去五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受到岛内政治的干扰,“太阳花学运”严重冲击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20165月,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过去推动经济制度化合作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致使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停摆。但在此情况下,大陆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大力加强两岸民间经贸交流与合作,展现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巨大诚意。李克强总理曾表示,“我们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照顾台湾同胞的利益,在对外开放的时候先一步对台湾开放,或者对台湾开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进两岸经济融合与共同发展”。

 

第一,以民间经贸平台推动两岸产业合作深入发展。两岸企业家峰会以民间企业交流的方式继续推动、促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公布了几十项两岸共通技术标准,为两岸产业在新经济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地方性台商论坛十分活跃,“津台会”、“鲁台会”、“赣台会”,以及各地的台湾周活动相继举办,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解决台商在大陆所面临的各项困难和问题。

 

第二,促进台商转型升级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大陆高度重视台商在大陆发展。各省市各部门尤其是台商聚集地区,积极推出各项政策支持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台商走电商”,帮助台资企业开拓大陆内需市场,助其在大陆扎根发展。厦门、成都、南京、广西等四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成为承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不仅是传统制造业,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也随“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台资银行已经通过与大陆银团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

 

第三,构建地方对台经济合作的前沿平台。大力推动福建自贸区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推动多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方案,从对台服务业扩大开放到两岸社会融合进行大胆、开放的试验,构建地方对台经济合作的前沿平台,取得积极的效果,也为未来进一步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奠定基础。

 

第四,持续推动两岸“三通”与人员往来。近两年来大陆推动两岸“三通”与人员往来的善意并未受到岛内政局的影响而变化。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4096.7万次,其中2015年达到985.6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四、 以“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亲情与福祉。第一,重视台湾年轻人在大陆的融入,积极向台湾年轻人分享大陆发展成果。设立了2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为台湾年轻人创业提供支持,包括放宽投资准入条件、便利青年创业程序、给予税收优惠、允许台湾居民无需经过外资审批申办个体户等诸多具体举措。第二,在就业方面逐步为台湾同胞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放宽台胞在大陆事业单位的就业地域限制、开放在大陆就业的台湾研究人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扩大取得大陆律师执业资格的台湾居民的执业范围。第三,为台胞提供生活便利。在乘坐民航班机与高铁出行等方面为台湾同胞提供购票、取票便利,对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免签注手续并实行卡式台胞证。(作者:柳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

 

1.该统计时间点为2013-2017年上半年,引自国台办统计数据。

 

2.“2016年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概况”,商务部台港澳司

 

3.数据据来自台湾“国贸局”网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执行情形”

展开全文

国台办:十九大报告体现了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思想

2017-11-15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中国台湾网 郭晓康 摄)

 

国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福建厦门卫视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的对台政策阐述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想请问发言人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谢谢。

 

新闻发言人马晓光表示,大家都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化、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等政策阐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思想。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台湾网 李宁)

展开全文

曾培炎:推动两岸经济深度融合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11-07

曾培炎:推动两岸经济深度融合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曾培炎。(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于11月6日至7日在南京举行,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曾培炎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回暖迹象明显。美、欧、日经济复苏超出预期,新兴市场国家总体向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世界贸易增速有望改变持续低于经济增速的状态。大陆经济规模占到世界的15%左右,但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保持30%以上。这说明大陆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这也正是各方高度关注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曾培炎指出,回顾5年来的表现,大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平稳“换档”;二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可圈可点;三是对外开放呈双向发展态势;四是环境和生态保护成为红线;五是区域发展更趋均衡优化;六是营商投资环境规范改善。

 

此外,曾培炎还就两岸企业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抓住新商机提出了六点具体建议:一是注重两岸产业链深度融合。二是抓住大陆“补短板”窗口期。三是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经济市场。四是依托大陆合作开发国际市场。五是分享营商环境改善红利。六是支持两岸青年创新创业。

 

曾培炎表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也是两岸关系的希望和未来。为此,大陆各地区出台了不少鼓励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一些地方还创办了面向台商的产业园区,为台湾中小企业投资和青年创业搭建了平台。今年,峰会在东莞举办了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讨会,为台湾青年提供了3200多个工作岗位。未来,这类政策举措将会越来越多,台湾青年赴大陆创新创业天地广阔。

 

曾培炎强调,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两岸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自去年5月以来,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严重冲击了两岸关系,影响到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中共十九大再次重申了对台大政方针,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愿意率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继续欢迎和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兴业,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希望广大台商继续发挥影响力,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两岸企业家峰会成立近五年来,加强两岸产业对接,深化互利合作,打造了两岸经济合作的高层平台和对话机制,推动并取得了一批实质性合作成果,为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两岸企业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曾培炎说:“展望未来,大陆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着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精诚合作,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和困难,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深度融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台湾网11月6日南京讯 (记者 尹赛楠)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