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两岸年度汉字:“创”字反映民众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832619

“创”当选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你好台湾网 图)

由台湾《旺报》与厦门《海西晨报》合办的“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12月15日揭晓结果,“创”字拔得头筹,“复”“盼”分获第二、三位。

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表示,“创”字很好地反映了2017年两岸的民意,在2017年,两岸人民追求创新、创意,不断有开创性的事件发生;尤其是创新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着世界,并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同时,在2017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也留下了许多创伤。未来,只有创造创新,才会有生存的空间,才会有回春妙手,治愈创伤,抚平伤痕,阔步向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832618

图为书法家书写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创”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对此表示,由两岸媒体共同评选出的今年两岸年度汉字是“创”。此前,台湾媒体自己选出的年度汉字是“茫”。两相对比,一方是创业、创新,面对未来的时候是开创、进取。一方是迷茫、渺茫,在面对前途的时候是茫然若失。这也可以看作是两岸民众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各自亲身经历和感受的真实写照。

 

图片默认标题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

此活动始于2008年,今年已是第10届。在之前举办的9次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中,“震”“生”“涨”“微”“平”“进”“转”“和”“变”等字先后当选,每年都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2017海峡两岸汉字节启幕 两岸年度汉字开始征集

2017-12-2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832623

两岸青年在观看林则徐的书法作品。

作为海峡两岸乐活节的重要配套活动,2017海峡两岸汉字节26日在海沧启幕,主办方将征集并票选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并于12月15日在台北揭晓最终结果。活动期间,“金砖之光——非遗精品暨名家书画海沧特展”、汉文化讲坛等相关系列活动也将分别在海沧台商投资区、台湾台北市等地区同步举行。

 

本届汉字节启幕后,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进入第十年。自2008年启动以来,汉字节已经先后评出两岸年度汉字“震”“生”“涨”“微”“平”“进”“转”“和”“变”,每年都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今年评选将延续读者推荐与向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界知名人士征集相结合的方式。

 

据了解,汉字节旨在通过征选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性汉字,举办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笔会等交流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众情谊,凝聚两岸民心。 (来源:福建日报)

展开全文

【图解新闻】两岸年度汉字

2017-12-29

【编者按】近日,由台湾《旺报》和厦门《海西晨报》共同主办的2017 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创”字当选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图解新闻】两岸年度汉字

展开全文

两岸网友共选年度汉字 “创”字拔头筹

2017-12-29

中新社台北12月15日电 (记者 杨程晨 刘舒凌)由台湾《旺报》与厦门《海西晨报》合办的“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15日揭晓结果,“创”字拔得头筹。主办方指出,由“创”组成的创新、创伤,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峡两岸乃至世界范围在2017年的经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71215171455

12月15日,由台湾《旺报》与厦门《海西晨报》合办的“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创”字拔得头筹。图为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张炳煌揭晓年度汉字。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2008年起,《海西晨报》开办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两年后,与《旺报》合作,并邀请读者投票。

 

  今年两岸网友共推介汉字180多个,经两轮投票选出10个候选字。最后,在逾500万张选票中,“创”以48万张选票夺魁,“复”“盼”分获第二、三位。

 

  “创”成为年度汉字,《海西晨报》副社长潘兴军认为应从两方面解读,其一是发端、创新。2017年,大陆提供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吸引台胞“西进”,更多青创基地在两岸设立;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科技运用愈加广泛,创新思维改变着民众生活,为两岸各项事业提供新机遇;中共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开创新时代,报告中的涉台表述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其二是创伤。这一年,世界范围内战争、恐怖主义事件频发,自然灾害时刻威胁民众生命安全;不可否认,台湾经政党轮替后,社会事件被政治操弄、“去中国化”行为等对两岸社会皆造成一定伤害。

 

  近日,“茫”字在“台湾2017代表字大选”中夺冠。潘兴军认为,两岸网友共同评选汉字,“创”字显示出对未来持乐观、积极态度。大至国家、小至家庭,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空间,才能抚平创伤、面向未来。

 

  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台北书院负责人林谷芳表示,连通两岸的中华文化要离开对汉字的关照是不可能的,汉字的历史延续性对两岸文化发展具重大意义。两岸关系无论身处高低潮,只要将汉字作为媒介持续温润文化交流,两岸的未来就始终会有文化的连结。

 

  《中国时报》发行人暨《旺报》社长黄清龙说,这些年各面向的两岸交流活动不少,但文化交流最为重要。一年一度的汉字评选活动定会成为历史的重要记载,期待两岸同胞共同将祖先遗留的文化资产发扬光大。(完)

展开全文

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啦!“创”字当选究竟有何深意?

2017-12-29

“起”“比”“美”“盼”“融”……大屏幕上,几个汉字不断滚动出现,让现场嘉宾既紧张又期待;随着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张炳煌缓缓打开手中的卷轴,“创”字跃然而出,大家纷纷用相机、手机拍下这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近日,由台湾《旺报》和厦门《海西晨报》共同主办的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创”字当选2017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两岸追求创意

 

今年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启动于10月26日,评选由两岸读者和网友共同参与,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号等平台推荐和投票。网友踊跃参与,共推荐了180多个年度汉字。主办方通过组织投票精选出40个汉字,再从中票选10个作为候选汉字。最终,在500多万投票总数中,“创”字获得最高票48万票。

 

“创”字作何解读?《海西晨报》副社长潘兴军介绍,如果音调念第四声,则为chuàng;根据《广雅》释义:“创,始也。”“创”意即开创、创新、创造。但如果念第一声,则为chuāng,“创”有损害、伤害的意思,比如“创伤”“创痛”。

 

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表示,“创”字很好地反映了2017年两岸的民意,在2017年,两岸人民追求创新、创意,不断有开创性的事件发生;尤其是创新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着世界,并创造出无数的奇迹。同时,在2017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也留下了许多创伤。未来,只有创造创新,才会有生存的空间,才会有回春妙手,治愈创伤,抚平伤痕,阔步向前。

 

“只有创新、创造才可以抚平创伤,阔步向前;只有向前,才有未来。”潘兴军说。

 

连续十年举办

 

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始于2008年,今年已是第10届。台湾《中国时报》发行人暨《旺报》社长黄清龙说,10年当中,每一年的评选都记录了当年两岸民众所关心的事情,反映他们在那一年的心情和感受以及对过去的检讨和对未来的想象。

 

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不仅是全球七大汉字评选活动之一,并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活动,年年都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回响,被誉为“海峡两岸参与民众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

 

在之前举办的9次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中,“震”“生”“涨”“微”“平”“进”“转”“和”“变”等字先后当选,每年都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共传中华文化

 

今年入围的10个汉字,除“创”字外,还有“起”“比”“美”“盼”“融”“续”“梦”“复”“金”。评选结果揭晓之后,来自两岸的书法家即兴挥毫,现场写下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创”字。同时,现场还有武术表演、歌曲演唱,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林谷芳说,作为一项已经举办了10年的活动,两岸汉字评选的意义已不仅在于记录当年两岸民众的心声,也凸显两岸以汉字作为情感联结和文化交流内容的意义。“对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而言,语言的特性界定了思考的模式。只要两岸继续使用中国字、说中国话,我们就有共同的文化沿袭。”

 

黄清龙表示,汉字、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当前两岸关系面临什么困难,我们都希望把两岸同胞共同拥有的祖先资产发扬光大。” 

 

展开全文

大势·乱流·新机——2017两岸关系年度观察

2017-12-29

即将过去的2017年,台湾当局仍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继续推动“去中国化”,纵容形形色色“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关系持续陷于僵局。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大陆方面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主动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凝聚两岸亿万同胞,坚定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持续推动两岸民间交流融合,真诚致力于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为两岸关系突破乱流、开创新机指引方向,点亮希望之光。

 

引领大势坚定信心

 

岁末之际,岛内票选产生“台湾年度汉字”——“茫”。主办单位人士和社会舆论分析认为,这代表了台湾民众对现实景况的不满和对未来前途的茫然,其中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台湾当局施政无方导致经济提振乏力、沉迷政治操弄造成社会内耗不断,在改善两岸关系方面更是让民众一再失望。

 

日前发布的岛内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的不满意度持续攀升至逾六成,不信任度过半,信任度跌至其上台19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与台湾当局执念于一党一己之私相比,大陆方面始终站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郑重、真诚地回应两岸人民普遍关切。备受瞩目的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理念、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和主要措施,为处于复杂严峻形势下的两岸关系标定了方位、锁定了航向。这关键时刻发出的关键之声,对于广大两岸同胞尤其台湾同胞而言,何其及时,何其重要。

 

“关心两岸关系的人,要从十九大报告中寻找答案。报告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要实现的是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原主任黄清贤说。

 

怀有梦想就不会迷茫,辨明大势就会坚定方向。百多年前,民族弱乱,宝岛台湾被割让异族,给所有中国人留下剜心之痛。而今,民族复兴梦想无比接近,十九大报告向台湾同胞发出“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的真诚号召,何其感动人心,何其催人奋进!

 

当下,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在大陆找到了发展方向,实现着人生价值。出生于高雄的十九大代表卢丽安在两岸社会受到广泛关注,堪称这一趋势的最佳写照。她的一句“我以身为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身为中国人为傲”,道出了众多台湾儿女的心声。

 

遏制“台独”展现决心

 

2017年,台海上空阴云密布,民进党当局和岛内“台独”势力小动作不断,使两岸关系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上升。以调降中学教材中文言文比重为代表的“去中国化”政策操作、修改“公投法”的“法理台独”准备、不择手段限缩两岸交流以至于公然打压迫害主张和平统一的岛内团体人士,以及企图在国际上挑战一中原则,这些危险动作令两岸各界愤慨,令台湾民众深感不安。

 

事关国家民族核心利益和两岸同胞根本利益,大陆方面毫不含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彰显反对和遏制“台独”的坚强决心,凝聚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意志。“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十九大报告中的宣示掷地有声,赢得全场代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台湾主流舆论“谏言”民进党当局:不断玩“台独”擦边球游戏,在方方面面加速推动“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清洗工程,这是对台湾极度有害的。“真爱方程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台湾更繁荣、人民更幸福、两岸更和谐,共同追求中国梦的实现。

 

台湾执政当局若为谋私利而绑架人民,与民意大潮、时代大势相悖,注定是没有出路的。

 

创造新机凝聚人心

 

越是困难时刻,越需要温暖人心,雪中送炭,让人们心里有盼头,手上有力量。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回应了广大两岸同胞希望深化交流融合、携手共圆梦想的吁求,台湾各界纷纷点赞。

 

在大陆就业的台湾居民将享有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权利;在大陆居住、就业和就学的台湾居民可参加社会保险;为台胞乘坐民航班机和高铁出行提供购取票便利;开放在大陆就业的台湾研究人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增加在大陆就读台生专项奖学金名额和金额……一年来,大陆便利措施频出,让台胞切实感受到“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是实打实的举措。

 

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两岸同胞共同迈向崭新时代,为美好生活而携手打拼。人们欣喜地看到,台湾年轻世代来大陆就学、实习、就业、创业热潮方兴未艾。大陆政策善意让他们感到温暖,两岸合作良机让他们看见未来。在北京创业的台湾青年郑博宇由衷感慨:“来大陆发展,我选对了!我常和台湾朋友讲,年轻就一次,要把握住,方向正确很重要。”

 

台湾《联合报》最新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度创历次调查新高,愿到大陆就业、创业、就学、定居的民众比例都比去年增加,特别是30岁以下年轻人和30至49岁青壮年“西进”就业意愿明显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同胞期望厚重如山。诚如卢丽安所言,“台湾同胞在共圆中国梦伟业中不会缺席”。新年将至,正当放飞梦想、寄托希望,让我们共同为两岸同胞祝福,为中华民族祈愿。(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查文晔、陈键兴、赵博)

展开全文

台湾“立法院”年度代表字票选 “怒”字夺冠

2017-12-29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公民监督国会联盟”28日公布“立法院”年度汉字票选结果,由 “怒”字夺冠。“公督盟执行长”张宏林表示,希望所有“立委”知道,民众对他们今年的表现,以怒字作收。

 

据报道,台湾“公民监督国会联盟”28日在“立法院”前召开记者会,公布年度汉字 “怒”,并将大大的怒字贴在“立院”群贤楼大门上。

 

“立法院”年度汉字前3名分别是怒、闹、弯。“公督盟”表示,第1名 “怒”从一开始票数就遥遥领先其他字,最后以229票登上冠军;第2、3名分别是 “闹”(149票)、 “弯”(145票),可反映出民众对“立法院”吵闹的负面形象、议事延宕,也不满民进党对劳工权益大转弯。

 

“公督盟”认为,经济民生领域法案、 “劳基法”修正争议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最容易引发民怨的议题,因此成为关注焦点。

 

根据“公督盟”历年票选结果,“立院”年度汉字分别是2008年 “黑”、2009年 “私”、2010年 “唬”、2011年 “耻”、2012年 “废”、2013年 “假”、2014年 “同”、2015年 “新”,以及2016年 “暴”。(华夏经纬网12月28日讯)

展开全文

优势早质变 台学者指台湾经济陷“双面向”困境

2017-12-28

优势早质变 台学者指台湾经济陷“双面向”困境

元大宝华综经院董事长梁国源指出,台湾现在的经济情势是热络中又有不安的“双面向经济”。(图片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陈碧芬摄)

 

据台湾媒体消息,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指出,台当局“假设”的台湾经济的优势,实际上已发生质变,政策制定者的一厢情愿致台湾陷入“双面向”困境。

 

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台湾经济目前的发展是景气热络、出口表现屡创新记录;另一方面,台民众对于经济成果没有感觉,经济数据和台民众实际感受有明显落差,元大宝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国源对此表示,台湾现在的经济情势是乐观中又有不安的“双面向经济”。

 

今、明年的台湾经济成长率估值,各调研机构轮番上修,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亦上修2017年台湾经济成长率预测至2.62%,且上修2018年经济成长率估值至2.20%。梁国源表示,台湾经济这两年的表现已优于过去,然而IMF估测全球今、明年的经济成长率预测是3.62%、3.71%,全球经济成长率高于台湾,“明年台湾怎么做都不可能达到全球的平均值。”

 

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指出,台官方一直告诉民众,台湾的高品质人力资本充沛,政府有效率,政治环境稳定,这些都能加持台湾经济的优势,实际上,这些“假设”大部份已发生质变,但多数人,尤其是政策制定者仍一厢情愿地相信这些假设,不愿承认台湾早就深陷“温水煮青蛙”的困境。(华夏经纬网12月28日电)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