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旗袍的“花样年华”

第一次见到袁建伟,是在香港跑马地山村道上的一幢法式老建筑。拱桥窗户、火炉烟囱、拼花地砖,无不透露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古典建筑的特色。沿着木楼梯来到二楼,袁建伟的工作室就位于其中。眼前这位“80后”年轻人看起来时尚而斯文,而他却已是业界小有名气的旗袍收藏家。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街头随处可见妆容精致的女子,穿着一身高领、圆襟、过膝却不失性感的旗袍,一如电影《花样年华》里的场景。起源于清代的旗袍,在上世纪30年代发展到巅峰,很快便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后来受到西式成衣的冲击,有人感叹旗袍的“花样年华”不再,而如今各式各样的旗袍仍然可以在袁建伟的工作室中找到。

 

回忆起收藏旗袍的初衷,袁建伟说:“我开始收藏旗袍是受到奶奶的影响,当时在奶奶的床头挂着一张穿着旗袍的女子的黑白半身照片,看着很像昔日的电影明星。后来才知道是我奶奶在40岁时租旗袍拍摄的照片,我才发现原来旗袍可以让女性如此美丽。”

 

旗袍虽从领口遮蔽至脚踝,但贴身的剪裁和高开衩的设计却含蓄地显现女性身体的曲线,将东方女性的美恰到好处地展露出来。

 

此后袁建伟开始收藏旗袍,十余年的时间已有1000余件旗袍藏品。“周围人听到我有心收藏旗袍,会主动帮我,这1000件旗袍中有900件是别人免费送给我的。”

 

在香港,位于九龙塘的培道中学以旗袍为校服,学生一年四季都会穿着旗袍上学。在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教室内,摆着八、九个旗袍的展示模型,十几个女学生围在旗袍师傅封有才的身边,看着他一针一线地帮大家修改旗袍,这种场景每个周二下午都会出现。

 

73岁的封有才是袁建伟的师父,现今香港可以做高级旗袍的上海师傅只有五位了,封有才就是其中之一。谈到他们的相识,袁建伟说:“为了把旗袍文化传承下去,我决定自己学习制作旗袍,于是在电台上发声明拜师学艺,后来遇到了师父。”

 

在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的制衣业蓬勃发展,当年弥敦道上有好多上海裁缝店专门做旗袍,无论什么阶层、何种身材的女性都对旗袍情有独钟。“现在弥敦道上做旗袍的店铺少了很多,街上穿旗袍的人也很少了。”袁建伟说。

 

为了重拾旗袍文化,袁建伟和师父封有才携手把旗袍课带进了校园。学生们自愿在每个周二的下午上旗袍课,从选布料、设计款式、剪裁再到缝纫都亲自参与,历时一年的时间做一条属于自己的旗袍。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还可以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旗袍走秀、参加旗袍比赛。

 

教室里有一条蓝紫色为主调、伴有亮片装饰的旗袍被当作范例来供大家学习。这件旗袍的设计者林希桐介绍说:“这件旗袍是去年参加旗袍课时做的,我很喜欢香港的星空,所以我将代表星空的深蓝、深紫、粉蓝的颜料晕染到白色的布料上,前前后后用了两周时间才制作完成。旗袍课让我对旗袍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年我又来参加了。”

 

封有才说:“很高兴看到学生有兴趣来学习做旗袍,旗袍文化终于又迎来了懂它的人。”

 

旗袍的魅力离不开女性身体的呈现,而旗袍的文化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巨轮而演变——从宽大的长衫到贴身的剪裁,从及至脚踝改良为及膝款式,袖高、边饰、领头、开衩,花样翻新又万变不离其宗,连同思想解放、新旧更替,都被一针一线地缝进了旗袍里。收藏旗袍,既是收藏昔日生活的“味道”,也是重拾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新华社香港电 殷晓媛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