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在台讲述“光复初期的台湾故事”

“‘中华民族’1902年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是指在共同疆域上民族的总称。”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21日在台北讲“光复初期的台湾故事”,特别提到这一点。

 

汪毅夫的曾祖父汪春源是台湾最后一位进士,1903年举家迁到大陆,在《马关条约》签订之际,心怀故土,参与过“公车上书”,极力请愿阻止台湾割让给日本,曾被誉为“公车上书”第一人。

 

“这次来台就是进行学术交流。”担任台湾铭传大学荣誉客座教授的汪毅夫这样回答记者提问。本年度第一次到台交流,他的身体微恙,即将进行胆结石手术,受铭传大学59年校庆之邀,汪毅夫还是坚持到场并作专题讲座。

 

汪毅夫娓娓讲述了台湾光复初期点点滴滴的故事,当时入台人们的窘境,让与会者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讲述中,汪毅夫特别提到,经他考证,台湾“高山族”是当时台媒报道对于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而后被大陆所使用,“就民族而言,中华民族的概念是政治学上的国族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共同疆域上,共同生存发展的各民族总称。”目前大陆也非常注意这方面的用词。

 

汪毅夫说,1945年后开始出现台胞返乡潮,同乡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协助台胞们顺利返乡,并在生活上予以资助。而台湾“二二八事件”时期,在北平的台胞同乡会举行记者会,并将北方的报纸报道集结成书发表,而上海同乡会也予以呼吁,要求释放被捕的人、治疗伤病者、对罹难者家属抚恤等等,“当时在大陆各个同乡会在这个事件上起了很大作用”。

 

汪毅夫强调,全国台联就是一个同乡会,他和同仁们以当年的前辈为榜样,现在和今后的目标都是要为台胞做更多事情。

 

谈及这场讲座,铭传大学校长助理萧耀文认为,讲座加强了铭传大学师生对台湾历史的认知,“更清楚地了解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未来。”(完)中新社台北3月21日电 (记者 张一凡 郑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