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复电袁世凯:称总统一职“虚位以待”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初,致电袁世凯,表示袁世凯如能使清帝退位,当即自避。他只是“临时承乏”,总统一职乃是“虚位以待”。

 

1912年1月4日孙中山复电袁世凯,说:“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是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具在,区区之心,天日鉴之。若以文有诱致之意,则误会矣。”

 

孙中山和袁世凯

孙中山和袁世凯

 

孙文为什么解释给袁世凯,以安其心呢?

 

袁世凯有声望和才识

清末,袁世凯被认为是“治世之能臣”,李鸿章临终前保荐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奠定了其在政坛上的显赫地位,成为继李氏之后,左右晚清政坛的权臣。袁世凯在清末“新政”中,政绩颇着,得到了资产阶级的信任。袁世凯是汉人,国内一部分人出于“反满革命”的需要也支持袁世凯,希望他能“反满兴汉”。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手上有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北洋军,掌握着军政大权。

 

孙中山个人因素

孙中山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政治抱负。他要致力于“比政治紧要的”“民生主义”事业。他在一封回复章太炎的信中就明确指出:“文于国事,只知有役务,不知有权位”。可见他更想以在野之身,从事实业建设,使祖国臻于富强之境。

 

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英国当时在中国是拥有最大侵略权益的国家。它认识到直接出兵干涉被革命打乱的旧秩序会危害到它的臣民在华的生命和财产。最好的办法是让袁世凯出来收拾局面。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指出:“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同盟会组织涣散

中国同盟会自成立之日起,组织上就不是十分的严密,内部矛盾重重,小团体之间纷争频繁。“在革命党人方面,明确公开表示袁如反正就可被举为总统。”黄兴视袁世凯为“中国之华盛顿”。他在信中写道:“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府之资格而建拿破仑、华府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拥戴明公为拿破仑、华府,即南北各省亦当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