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李鸿章可曾谋面?

《走向共和》是中国大陆世纪初所拍摄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大型电视剧,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可谓鸿篇巨制,开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第十集出现了一段李鸿章接见孙中山的画面,而且是在李的餐桌上。孙李二人隔餐桌相视而坐,李认真聆听着孙中山倾诉他的强国宏论,看似气氛融洽,主客相谈甚欢。作为普通观众,看到中国近代史上都为强国而努力但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位伟大人物在剧中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美好温馨画面,心中倍感快慰。

《走向共和》剧中孙中山与李鸿章面谈情景

《走向共和》剧中孙中山与李鸿章面谈情景

 

那么,孙李二人是否曾经有如此温馨一晤,剧中的这一画面是历史真实事件的情景模拟和再现,还是创作人员一厢情愿怀抱美好夙愿的艺术创造和虚构?

李鸿章

李鸿章

 

1894年6月,身为医生的孙中山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和药房,又通过关系辗转找到此时身处上海的名流郑观应、王韬等人写了几张介绍信,北上天津伺机寻得圣眷优隆、权势煊赫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接见一面,企图在李的幕府谋得一职,以一展经世之才。为此,孙中山精心撰写了一篇《上李傅相书》,对清政府怎样才能“富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他建议清政府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发展农业生产;开矿山,修铁路,开办近代工业;实行保护近代工商业的政策等。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6月下旬,孙中山和同村好友陆皓东到达天津,寄寓法国租界佛满楼客栈。他们手持沪港两地一些名流写的介绍函拜见李鸿章的亲信幕僚罗丰禄、徐秋畦等人,述说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罗、徐等收下了介绍信及孙中山的上书,均允诺相机协助。

 

孙中山的上书很快投递给了李鸿章,李鸿章似乎也就孙中山在这封上书中提出的要求作了批示和安排。孙中山在这份上书中强调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中国之要务,表示愿意出国考察农业,以便拯救农业、农村和农民。

 

对于孙中山的这个要求,李鸿章欣然应允。他责成罗丰禄代领农桑会出国筹款护照一本交给孙中山。至于接见面谈的请求,据冯自由在《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所说:“时中日二国因朝鲜东举党乱事,交涉紧张,鸿章藉辞军务匆忙,拒绝延见。”

 

诚然,李鸿章不见孙中山最直接的原因是军务繁忙。这一点是孙中山最大的不满和不理解。但实事求是说来,李鸿章此时确实繁忙不堪无暇他顾。当年4月,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紧接着中日之间为是否派兵前往朝鲜镇压发生持续不断的争执。待到6月初,李鸿章听信袁世凯所谓日本“志在商民,似无他意”的错误判断,决意“遣兵代剿”,遂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赴朝,行镇压起义之事。

 

李鸿章的决策正中日本下怀,日本遂借机出兵朝鲜,并迫使清政府同意由中日两国共同监督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到了6月下旬,也就是孙中山、陆皓东抵达天津的时候,正是中日交涉最为紧要的关头,中日双方虽然尚未以兵刃相见,但由于利益攸关,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此后不到一个月,战争就真的爆发了。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李鸿章处理军国大事应接尚且不暇,何来逸致闲情延见孙中山这一介白衣,纵然借口军务繁忙,予以拒见,也在情理之中。对此,陈少白在《兴中会革命史要》中也写道:“那时候,刚刚中日大战,打得厉害。李鸿章至芦台督师,军书旁午,老夫子把孙先生的大文章送到李鸿章那边去,李鸿章是否看过,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后来李鸿章说:‘打仗完了以后再见吧。’孙先生听了这句话,知道没有办法,闷闷不乐地回到上海。”

 

“拒见”一事随孙中山此后“势”和“能”的增长变得水涨船高,似乎成为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而在当年确为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尽管孙中山有这么多社会贤达写的推荐信,可孙中山毕竟人微望轻,尚且不论李鸿章是身居要职的当朝重臣,仅其七十一岁之高龄,拒与一个名不经传的二十来岁毛头小子闲聊乱侃一通,似乎情理亦可通。

兴中会誓词

兴中会誓词

 

显然孙中山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把这次上书看得太重了,直可谓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他不仅关闭了药房,斩断了退路,辗转奔波,历尽曲折,结果仅获一纸护照,这种强烈的挫败感不能不对他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

 

李鸿章的拒见,历时近半年的上书求强活动最终失败,冷却了孙中山寄改良愿望于洋务派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孙中山由此对整个体制彻底失望,“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能不稍易以强迫”,由此激起了他推翻清廷、造就共和的决心。孙中山于当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于次年发动了广州起义,从此开启了他矢志民主革命的生涯。

 

可见,《走向共和》中孙中山与李鸿章相谈甚欢的画面并非是历史真实的影视化再现,只能是创作者美好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影视化的创作和处理方式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艺术要求,创作者秉持自己的理念和情怀对历史进行艺术化创作,这应当无可厚非,因为属于艺术门类的影视剧和以求真为宗旨的历史学两者的追求并非处于同一层面,有着天然不可弥合的巨大差异。然而,倘若创作者能够尽量依照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艺术创作,而并非一味埋首艺术虚构和杜撰,则其所创作之影视作品会更合逻辑更有张力更具魅力,因为小编相信,历史的真实更能打动人心。

 

参考资料:

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马勇:《揭秘:孙中山曾孤注一掷投靠李鸿章》,人民网,2013年05月28日。

李敖:《孙中山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7月版。

黎澍:《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事迹考辨》,《历史研究》,1988年03期。

苑书义:《“孙中山劝李鸿章革命”说质疑》,《历史研究》,1991年02期。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