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著勋劳乡邦立楷模——“国叔”陈少白

“四大寇”是指青年时期的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四人。他们以兄弟相称,在香港期间,因志趣相投,常聚在一起,畅谈反清革命之言,鼓吹民主共和之事。陈少白,是“四大寇”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他因青年时期与孙中山先生称兄道弟经历和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而被民众亲昵的称为“国叔”。 

 

“四大寇”照片(前排从左到右分别为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尤列)

“四大寇”照片(前排从左到右分别为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尤列)

 

孙中山的同窗之“弟”

 

陈少白,原名闻韶,又名白,号夔石,1869年8月出生于广东新会县外海乡。他的父亲陈子桥既是一位基督教教徒,也是地方乡绅。在此背景下,陈少白从小就受到中西文化的共同熏陶。1888年,在家人的影响下,陈少白进入广州格致书院就读。在校期间,陈少白的三叔陈麦南常给他看一些西文译著。陈少白从中看到世界局势的变化,并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他常与人说:“革命思想,多得于季父。”

 

与逸仙情同兄弟

 

1890年,陈少白前往香港办事期间,在传教士区夙墀的介绍下, 认识了当时正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的孙中山。他与孙中山一见如故,成为知交。在此后不久,陈少白就由广州格致书院转到香港的西医书院就读,成为孙中山的同窗。自此,两人朝夕相处,畅谈时政,共谋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事业。因这段特殊经历,据孙中山的好友冯自由回忆说:“在革命同志中,孙中山称之为弟者,仅少白一人。” 

 

陈少白半身照

陈少白半身照

 

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

 

1894年冬,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的兴中会。陈少白在兴中会成立之初,便已加入其中,成为孙中山最亲密的战友和革命助手。

 

为革命屡败屡战在党务建设方面,陈少白创建有功。在1895年至1911年间,他先后协助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会,在广州、横滨、台湾、越南、建立了兴中会分会。在香港将兴中会、哥老会、三合会等合并成立了兴汉会。在发动起义方面,陈少白也策应有力。1895至1911年间,他先后直接或间接参加了乙未广州、惠州、广州黄花岗等多次起义。在乙末广州起义中,他是孙中山的献策定计的谋士,在惠州起义中,他负责后勤组织和联系,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他负责起义失败后的革命党人转移等善后工作。

 

在思想宣传上,陈少白也居功至伟。1890年,他在孙中山的要求下,返回香港创办了被史学家赞誉是为革命日报之始祖”的《中国日报》,并长期组织该报工作。1905年至1911年间,他又开创了“为粤省创造白话剧之先河”,先后组织了广州采南歌剧团、香港振天声剧团和香港振天声白话剧社,并亲自撰写了《文天祥殉国》、《熊飞起义》、《自由花》等宣传革命的剧目。 

 

陈少白先生纪念馆油画

陈少白先生纪念馆油画

 

功成身退 泽被一方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广东宣布独立,陈少白曾短暂担任外交司司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外交权归中央,他便辞去这一职务,致力发展交通事业,成立粤航公司。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陈少白被聘为总统府顾问,参与国是。但过了不久,他便辞官归田,回故乡江门市郊外海镇定居。在回乡后,陈少白又受乡亲委托,先后担任乡事委员会主席、民国保甲局长、乡长兼新会县第四区区长等职。在任职家乡期间,他先是修筑金溪桥、石咀桥,修筑大康路、杏林路、中华路等多条路桥。接着又曾担任乡第一小学名誉校长, 带头捐资兴建三座校舍,筹办外海中学。最后,他还提倡绿化、美化环境、禁烟禁赌。

 

(作者:李宗蔚)

 

参考文献:

1、卢立菊、付启元:《千秋大业垂青史 一代高风想布衣——记国民革命先驱陈少白》,《炎黄纵横》,2006年09期。

2、黄柏军、郭昉凌:《陈少白:做事不做官的革命家》,《源流》,2011年第21期。

3、图片来自网络。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