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助中国传统戏曲多元融合

欧洲古堡换成大宅门的一桌二椅,原剧男主人公的西洋名“让”变成中国味十足的“项强”,欧洲古典舞改成民间舞狮……近日在北京上演的豫剧版《朱丽小姐》,将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1888年创作的西洋故事搬到了河南乡间,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实验性探索。

 

《朱丽小姐》原作讲述了性格怪僻的朱丽小姐婚约破裂,与男仆相爱计划私奔,却被厨娘识破面对身败名裂的危险,百年来一直被奉为戏剧界经典。而豫剧版《朱丽小姐》把原著的故事内容、戏剧结构保留下来,将时代背景、人物变成了中国风格。

 

“中国传统戏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刻。”《朱丽小姐》导演、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指出,长期以来,传统戏曲的艺术更新相对滞后于观众心理成长,艺术形式脱节当下审美需求。较长一段时间内,戏曲在现代艺术生活中处于相对边缘化的状态。

 

2014年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显示,上世纪末中国有394个剧种,到2004年只剩260个剧种仍在演出,而目前只有不到200种。

 

前朝将相叩拜帝王,后花园才子幽会佳人,宗族礼教森严,妻妾和睦共处……丝竹胡琴的吱呀声中,中国传统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虽经历了元杂剧、明清传奇、民国大师等辉煌阶段,但在现代文化冲击下步履蹒跚。

 

古老剧种需要保护,但也需与时俱进。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克欢表示,中国传统戏曲完成现代转化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创新的勇气。

 

豫剧版《朱丽小姐》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了某种平衡,实现了“借鸡生蛋”的实验探索。“豫剧版《朱丽小姐》以河南豫剧充满乡土气息的道白与声腔,描绘出西方戏剧大师笔下人物的复杂的心声。我们将戏曲化的表演样式与话剧式的舞美灯光结合,以多元融合的方式表达剧作内涵,推陈出新。”王绍军说。

 

近年来,中国不少传统戏曲都在尝试创新,以期吸引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海内外观众。台湾作家白先勇2004年打造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10年来上演超过250场。在表演艺术和创意方面,京剧、越剧等剧种也通过简化戏文、改编动作、增加中英双语字幕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和外国观众。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戏曲想重获生命力,不仅要吸引观众来看,“还要觉得好看”,戏曲“现代化革命”的核心在于剧本。国家一级导演陈薪伊曾表示,多数地方戏曲故事陈腐,往往只是后花园书生佳人的爱情故事,这种演出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2006年,京剧将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我们俩》进行改编,将电影中的故事完整地搬上舞台,以京剧的程式和唱腔,讲述了一位90岁独居老妪与20岁女孩之间磕绊争吵又相互依靠的主客生活。编剧兼导演穆德表示,这是将电影的记录性和戏曲歌舞化表现性相结合的一次探索。

 

戏曲与电影并非单向改编,两种艺术形式也在双向借鉴。2011年7月启动的“京剧电影工程”中,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等参与的剧团学院表示,计划用5年时间将10部经典剧目搬上银幕,目前《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等5部已拍摄完成,并将陆续上映。

 

“传统艺术在世界上无法孤零零封闭式地生存,应把传统艺术放到全新的艺术中。”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说。

 

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郭小男表示,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应促进其活态性价值的利用,使之嫁接、融通,生发出新的戏剧元素和新的意义。“对于文化遗产的开发,应在遗产中寻道、确立。这正是未来戏剧需要做的。”(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