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的今天】1932年4月7日,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成立

今天是4月7日,1932年的今天,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成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相继占领沈阳、长春、吉林,准备大举进犯黑龙江。留驻关外的东北军余部,奋起抗击日军的进犯,先后在江桥、哈尔滨等地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东北义勇军的爱国举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响应,上海、南京、北平等地群众自发组织义勇军后援会,为义勇军募捐、赶制军服、购买药品,有力地支持了东北义勇军的抗战。

 

但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及对日“不抵抗”政策,把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乞求英美等列强出面干涉上,幻想依赖国际联盟压迫日本退兵。东北各路义勇军虽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仍无法抗击日军的侵略,义勇军各部渐趋瓦解。

 

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4月7日,黑龙江省长马占山到达黑河,并以黑龙江省省长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名义发表抗日通电,表示继续抗日;同时,联合吉林的抗日武装李杜、丁超等部和海拉尔的抗日武装苏炳文部,组建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设总司令部于哈尔滨,马占山任总司令,下辖十余路军,共约六万余人。

 

4月间,马占山与吉林自卫军领导人李杜、丁超取得联系,商定了共同收复哈尔滨的作战计划。黑吉两省义勇军的联合行动,使日伪极为恐慌。日军第10师团以其主力集中攻击吉林自卫军的中心区--依兰。5月16日,日军先头部队攻入依兰,吉林自卫军退往梨树镇、同江一带,黑吉两省义勇军联合攻哈计划未能实现。马占山率部向上集、庆城、巴彦等地移动,占领大青山一带作为长期的抗日根据地。日军第14师团得知消息后,前往围歼。马占山率部在庆城一带,与优势日军周旋,但终因寡不敌众,伤亡重大。马占山于混战中率卫队四五十人向东撤退,接着奔赴讷河,设立义勇军总指挥部。10月20日,马占山发出进攻黑龙江省城总攻命令,经过一个多月激烈战斗,各路义勇军终因势单力薄,被迫撤退。

 

1932年12月4日,苏炳文率部退入苏联境内;12月7日,马占山率部相继退入苏联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