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速滑队和他们的马教练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程昱):黑龙江省体育局冰上基地训练场外的一条细长狭小的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散不掉的湿气,让这个北国深冬的夜晚,又多了一丝寒意。斑驳的墙壁上还依稀可见写着“加油”的稚嫩笔迹。二十多个身穿写着“七台河”滑冰服的体校孩子们 ,虽然平均年龄只有11、12岁,但像“小大人”一样,正一脸严肃地练习着压腿。

 

这些正在进行陆地训练的小队员们看起来与其他体校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他们是一群深夜才出没的“夜猫”运动员,短道速滑冬奥会冠军杨扬、王濛、孙琳琳都出自这里——七台河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6枚冬奥金牌、116枚世界级金牌、400余枚国家、省级金牌、24次打破世界纪录,光是这些就足够说明这所学校并不简单。

 

带领这些“夜猫”队员的教练名叫马庆忠,也是王濛、范可新的启蒙教练。马庆忠从小就练速滑,16岁时一场重伤让他休养三年。三年后,当想重返冰场时,却发现没有任何一支队伍愿意接收他。“七台河速滑队在我走投无路时,要了我。”马庆忠说。

 

第一眼看上去,马教练是东北典型的粗犷汉子。有点褪色的浅蓝色羽绒服配着一件松散的白毛衣,让眼前这个中年人看起来有点不拘小节。但当安排起孩子们训练的时间,马教练却是精打细算到了极致,“昨天晚上我们下冰的时候已经晚上11点半了,整理完回到家已经12点半了。小队员们今天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去上课,下午的时候还要给他们安排一些陆地的训练课。”

 

为了让小运动员们可以感受到省队市队高手们的“速度与激情”,马教练带着这支七台河速滑重点队来到位于哈尔冰的省冰上训练基地“留学”。冰上基地要同时满足省队市队的训练需要,场地炙手可热,马教练因此只能将体校学生的上冰训练时间妥协到了绝不算“黄金时段”的晚上8点半,等到孩子们下冰已经是深夜了。

 

这种起早贪黑的日子,马教练一过就是23年,早就变成了每日的必修课。“忍受寒冷”也曾是马教练和小队员们要进修的科目之一,马教练说起早年的训练生活仍历历在目,“当时我们住的房子四壁透风,七台河是矿区,我们都用棉花把裂的墙壁给塞上,窗户都用塑料纸糊上,取暖用的是土锅炉。我早上叫孩子们起床的时候看不到任何一个小脑袋,因为太冷都钻到了被窝里了。”冬奥会三冠王濛在那时也练就了特别能抗冻的“本事”,“东北的冬天基本都零下20多度,教练和运动员们在没有遮挡的露天冰场上,顶着数九寒风,几个小时的训练下来,脚冻得连冰鞋都脱不下来。”

 

在各级体育局的大力帮扶下,速滑队有了设施齐全的宿舍,小运动员们可以在学校完成文化课学习,还有专门聘请来的阿姨来照顾队员的日常生活。马教练对此感受很深,“我常跟家长说,你们的儿女成长在了一个幸福的时代。”

 

不仅仅是政府的大力扶持,马庆忠这些基础教练的“转教风”也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营造了这个“幸福的时代”。从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到最终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这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道路异常艰辛曲折。几乎所有的小运动员拼得了艰苦的训练生涯,却因为忽视了文化课而拼不过退役后的生活。作为运动员们的启蒙教练,马庆忠并没有“按套路出牌”,“我觉得运动员最终能不能成为奥运冠军需要很多的因素,但是最终他们在省体育局的帮助下可以上课了,他们可以获得很多文化知识,即使有一天他们拿不到冠军,至少不会是双输。”

 

接受采访的马教练不时向在远处训练的孩子们望过去,看到孩子们一丝不苟地做着陆上训练,马教练这才把目光移开。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七台河本地。从前因为家里太穷,家长才会让孩子练体育。而现在,这里更多的孩子是真正出于对速滑的热爱。

 

在被问到训练辛不辛苦的时候,一个梳着马尾的小姑娘害羞起来:“因为我觉得滑冰是种享受,感觉滑冰特别开心,苦点那是正常的,应该苦点,不苦就不练这行了。”一个在打闹着的12岁男孩笑起来:“也谈不上为什么,就是喜欢。”一个穿着粉色外套的小女孩一下就跃入眼帘,她是这些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家也是最远的一个。这个从四川来到哈尔滨训练的小姑娘带着一点东北口音小声地说:“因为我看电视,看到国家队队员在比赛,忘记是谁了,但特喜欢,我爸妈就把我送来了。"

 

在他们当中,也许就有下一个“双赢”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