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奥会开启“俄罗斯时间” 中俄“东方时代”或降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80多年前在索契疗养所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他或许没有想到2014年的冬天,黑海之滨将再次点燃俄罗斯的大国梦想,俄罗斯人将借助冬奥会盛事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形象。2月7日就要拉开序幕的索契冬奥会,是俄罗斯人继1980年举办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后,30多年来第一次举办重大国际赛事。国际上有些声音在唱衰此次冬奥会,这自然让人联想到被抵制的莫斯科奥运会。但历史很难重演。据俄官方消息,截至1月26日,已有约60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出席开幕式。“俄已作为一个大国重返国际舞台。”这是很多俄罗斯媒体近来议论最多的话题。连西方舆论也不得不认识到这一点。正如美国最具影响力新闻博客网《赫芬顿邮报》20日所说,俄总统普京正将索契冬奥会当作“俄罗斯从机能紊乱的苏维埃‘巨兽’转变为成功的现代经济体的象征”。

 

“索契冬奥会有某种神圣意味”

 

索契将要举办的是第22届冬奥会。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各种场合频繁提及索契和冬奥会,俨然成为冬奥会的最佳代言人。特别是普京对此次冬奥会十分重视,多次赴索契对筹备工作进行检查。《环球时报》记者几年前曾到索契采访,当时的索契基础设施水平非常一般,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无法相比。索契市内常见的大都是一栋栋小房子,少有的几座苏联时期修建的高大建筑也略显陈旧。自从俄罗斯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索契掀起建设高潮,还重建了机场、连接索契市中心到比赛场地之间的铁路。俄罗斯冰球协会主席特列季亚克说:“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它将让索契向前发展30多年。”

 

对俄罗斯而言,举办冬奥会事关国家自豪,因此在2007年申办时,普京亲赴危地马拉城,并罕见地用英语发言,甚至还夹杂一两句法语。最终俄罗斯成功击败韩国和奥地利获得冬奥会的主办权。在西方舆论看来,普京从未把索契冬奥会当作一项纯粹的体育赛事,或者一次公关,而是视之为重振整个高加索地区的捷径。

 

“普京总统兑现了承诺,首次将冬奥会带回他的祖国。”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近日发出对普京“功不可没”的评价。俄罗斯各界对索契冬奥会寄予厚望。俄审计和咨询企业FBK战略分析师主任尼克拉夫认为:“对整个国家而言,索契冬奥会有某种神圣意味。”从俄罗斯社会舆论研究中心1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看,约有2/3的俄罗斯人对索契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表示关注。从去年2月7日距索契冬奥会一周年倒计时牌在莫斯科揭幕以来,俄首都便刮起“索契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索契2014”的标识。不仅如此,2013年俄罗斯作为G20轮值主席国,还将索契冬奥会巧妙地融入会议论题。

 

谈到这场盛会未来对俄罗斯的影响,俄罗斯政治学博士阿季洛娃表示,冬奥会关系到俄罗斯的国际形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局势动荡,经济到了崩溃边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一落千丈,“在外界眼中,俄罗斯由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沦落为腐败、光头党和恐怖分子横行的国家”。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恢复,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得到大幅改善,但西方国家仍对俄存在偏见,而举办冬奥会不仅可以增强国内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还可以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形象。

 

各种唱衰借口恐成“浮云”

 

尽管俄罗斯官方预期将有约60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有85个国家的6000名运动员参赛,有全球数十万名爱好者来观赛和旅游,但国际上质疑和唱衰索契冬奥会的声音也一直不断。《纽约时报》等媒体议论说,34年后,俄罗斯和奥运会之间的关系仍充满争议,俄与欧美的关系依旧紧张且互不信任。美国《旗帜周刊》高级主编克里斯托夫·考德威尔去年底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过去一 年,政客和活动人士一直在敦促西方利用备受关注的冬奥会逼迫俄罗斯进行改革,他们的借口五花八门,先是俄罗斯为美国情报泄密者斯诺登提供庇护,然后是俄支持叙利亚现政权,最近则是俄禁止向未成年人宣传“非传统的性关系”。但考德威尔说,事实证明西方是在哗众取宠,威胁奥运会的唯一方式是抵制,此举将使西方遭受的损失比俄罗斯还大,而且也不会损伤普京的个人形象。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简·特超近日撰文说,无论是叙利亚问题,还是伊朗核问题,国际社会所有事务都需要俄罗斯,但“俄罗斯的不妥协和恐吓手段令西方愤慨”。俄罗斯迫切希望被公认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尽管有人不想看到俄罗斯朝这个方向发展,但又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遏制对策。

 

去年12月29日俄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遭遇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篇社论写道:“索契冬奥会是普京树立的样板,意在向世界表明,经过多年动荡之后,俄罗斯已成为有能力举办一项全球体育盛会的现代化国家。普京选择黑海度假胜地索契的核心目的之一,是证明俄罗斯将在已鏖战20多年的高加索战场附近提供一个安全的赛场。但在索契冬奥会即将举行之际,恐怖主义仍是俄罗斯面临的严峻威胁之一。”

 

据俄媒报道,有国际奥委会委员称,索契冬奥会筹备过程中有超过1/3的筹备资金涉嫌被贪污。美国《商业周刊》也报道说,“普京的2014年冬奥会充斥浪费和腐败”,“斥资510亿美元的索契冬奥会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赛事,已超过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400亿美元”。对此,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康德拉季耶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索契的基建底子不好,虽是旅游胜地但要承办冬奥会就必须新建大量场馆,而北京已有很好的基础,二者并不具有可比性。

 

美联社7日的报道把索契冬奥会戏称为“普京的运动会”。文章称,对迫切希望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告诉人们俄罗斯有能力成功举办重大赛事的普京而言,俄罗斯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索契冬奥会变为一场“国家尴尬”。美国合众国际社13日以“普京的悲惨记录”为题评论说:“戈尔巴乔夫不懂旧苏联,叶利钦不懂新俄罗斯,但普京却熟谙二者。他正为俄军事现代化筹钱,通过雄心勃勃的全球战略提振俄国家地位,耗巨资的索契冬奥会只是其中一步。但普京并未能利用俄的石油和天然气财富打造出一个合理的现代经济体:拥有先进制造业、良好基础设施和创造优质就业岗位的繁荣服务业。”刚被普京赦免的前尤科斯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前不久也表示,“索契冬奥会是百万民众的体育盛会这一立场,不要破坏它”。他反对杯葛索契冬奥会,但同时认为“它不应成为普京的私人盛会”。

 

面对这些质疑,普京17日在接受6家国内外电视台联合采访时表示:“举办冬奥会并不是为了我自己的野心,而是为国家和人民的直接利益。在苏联解体后,俄经历了严峻时刻,特别是北高加索的血腥事件使整个社会总体状况令人沮丧和悲观。因此,索契冬奥会应当振奋俄罗斯民族精神,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有能力举办大型体育赛事。”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22日评论说,尽管有人唱衰冬奥会,但俄罗斯不再是那个苏联解体后从一个世界大国衰落为二流行列的国家。俄罗斯GDP位居世界第7位,重新迈入世界大国的行列。现在普京希望用这一盛会向世界表明,俄罗斯已经重新崛起,索契冬奥会对俄罗斯来说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莫斯科希望以此表明,俄已作为一个大国重返国际舞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世界大国地位一直是俄罗斯人心中的痛点。普京希望以此来重振俄罗斯人的情绪。

 

“俄罗斯时间”与“东方时代”

 

随着国力提升,俄罗斯举办大赛的热情空前高涨。未来几年,俄罗斯还将举办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2016年冰球世锦赛、2018年足球世界杯,甚至有媒体惊呼国际体坛将迎来“俄罗斯时间”。《环球时报》记者2013年报道过喀山大运会,作为东道主俄罗斯一口气拿下155枚金牌,名列第一。随后举行的莫斯科田径世锦赛上,俄罗斯也在时隔12年后再次登顶。重新回归体育强国的地位,不仅是俄罗斯找回昔日荣耀的必由之路,更是俄罗斯作为世界强国重新崛起的象征。

 

虽然不同于1980年奥运会,但美、德、法等国领导人已相继表示不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对此,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举办索契冬奥会的背景与举办莫斯科夏季奥运会时完全不一样,当前国际形势下并不存在尖锐的阵营对抗,而且西方抵制的理由非常牵强,如果因此使本国运动员丧失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这是对自己国家体育事业的一大打击。

 

叶夫谢耶夫回顾说,当年美苏处于冷战阶段,因苏联攻打阿富汗,美国呼吁世界各国拒绝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最终导致只有大约8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与角逐。他认为,尽管俄罗斯再度面临一些杂音,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赛事已突破国与国的界限成为全世界的盛事,俄罗斯以开放的胸怀欢迎各国的到来。比赛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奥林匹克精神,而不应将其政治化。叶夫谢耶夫认为,俄罗斯为索契冬奥会的付出和回报并不一定能成正比,但将极大地提升软实力,塑造更好的国际形象。索契在冬奥会结束后还将迎接八国集团峰会,这对带动俄南部地区发展有重要意义。

 

大马士革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卜拉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普京无疑是要借助此次冬奥会推广俄罗斯的国际形象,而且一定会获得成功。他认为,俄罗斯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国家发展受外部因素制约极小,而俄罗斯政要又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在国际事务中灵活多变,往往能够占据主动。易卜拉欣还提到,目前出现另外一个新现象,就是俄罗斯与中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上开展合作,这样的相互支持极大增强了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形成“中俄一极”。未来,以“中俄”为代表的“东方时代”或会来临,两国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协调合作,决定了俄罗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多快地恢复帝国雄心。

 

【环球时报记者 马剑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叙利亚、美国记者 林雪丹 焦翔 丁雨晴 柳玉鹏】